我開始會把一些日常放進部落格,想要讓這邊應該充滿我個人氣息一點,而不是死板板的學術文章或心得😂 我即將迎來我第二十二年面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,這種概念就是「變動」好像曾經就要連接到「不安」,「穩定」好像就要一直連結到安全,
但其實不盡然。近年來,世界變動量大,原本的中心化網路即將進階成去中心化的網路,我們可以把資訊透過鏈而帶到不同的網站。
而資本主義似乎也在一年內悄悄擴張,二二年一月的CPI直衝七點五個百分點,相當今年之後於十二元茶葉蛋又可能漲到十三元了。當然臺灣從北部的基隆到南部的台南都出現蛋荒,買不到蛋了。
美國勞力統計部公布的2022年消費者年度物價指數衝上7.5%
十三元之後,失業率也是很穩定的上上下下嗎?感覺也不然,主計處公布的失業率去年在六月時就已經突發性的上升,顯示二零二一年五月疫情確實有影響到失業率。
主計處公布的失業率
疫情病例
只是覺得今年需要開始正式疫情對我帶來的影響,以前,我會覺得我好好過我的生活幸福就好,用一種很「質」的方式,教育、人文、社會與藝術,對我來說很重要的心理學,還有神經科學。老實講,我跟「量」的生活完全擦不上邊,我不相信透過「量」之後的,結果有什麼能被改變的,老實說這是滿悲觀的想法。
我過去最多相信的是人的動機,因為就像你自己寫的故事一樣,自己寫什麼就成為什 麼。
但我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,從過去專才的年代,已經經歷過了很久。更多的是在人的專業上尋求更精準的與更擴容性的能力,一方面的人在尋求更精準能力的人才,但絕對不是像只有單一能力,例如說:c++/java之類的,而是更進一步地尋求為什麼需要c++,是要為了寫什麼程式的c++?是為了科技藝術嗎?那就可能得熟稔的是這方面的能力,而不是完全的c++。
如果,有些公司他因為運營成成本的上升,他可能需要用到通才的方式,就必須透過尋找徜徉在這些多種領域人才的能力。例如說,可能有人需要一位資訊老師會Minecraft這個遊戲,透過Minecraft的遊戲教學編寫程式,就同時需要具備教育與資訊方面的知能,甚至要是一位玩家。
我、我互動他人、我與他人與社會的結果,然後仔細思量自己的情與理,得到真正的「實現」。這是我滿期望我在 2022 年達到的東西😀。
所以,大家大概也猜到,對於過往我不熟稔的經濟、資訊與計量財務,我會碰觸到並開始學習,希望我 2022 年又多了一樣伴隨我人生的東西!
😏💪 2022 年從經濟開始
0 留言